2018年1月1號,
我在宮島,
日本過年的時刻,來到這裡,嚴島,格外地有意義,
因為這裡是日本重要的信仰中心,
好多日本民眾來到這裡祈福,祭拜,
此時此刻,很像是台灣過年的大年初一般,
人們盛裝著到神社祈福或出外走走。
這張影像紀錄是2018年1月1日,2017年跨越2018年的0點14分,
我在廣島的Santiago Guesthouse Hiroshima青年旅館,
跟來自美國、德國、日本次城、北海道的旅人們留下的紀念。
/廣島市區,2018年1月1日/
/宮島渡輪口/
/宮島渡輪口/
2018年1月1日早晨,
我搭著廣島電車來到宮島口站,
接著轉乘渡輪來到宮島,
這是一座神聖的島,
渡輪行駛在瀨戶內海上,藍天映著海水,好清爽,好有活力的藍色,
隨著渡輪前進,慢慢的,宮島的山顯現了出來,
我心中所期盼的景色也一點一點的嶄露出來,
旅人們紛紛的拿起了相機往宮島的方向拍攝,
一座建築在海上的鳥居,其形影慢慢地浮現,
登島後,
矗立在眼前的日本三景,世界文化遺產的碑文,
秤量出宮島在日本歷史上所佔有的重量,
這天來島上的人很多,
梅花鹿也是島上的居民,
將自己投身在這座神聖的島,
我四處走走與拍照,
這裡彷彿像是在舉辦慶典般的熱鬧,
/宮島廣島是日本有名出產牡蠣的地方/
走近鳥居,
近距離的欣賞將神界與人界分隔的結界,
進入神領域的「大門」,
嚴島神社的海上鳥居震攝了許多的旅人,
日本神社入口都會建有「鳥居」,
這種建築形式,指的是將神的世界與人的世界分隔的結界,
也就是從此進入神領域的「大門」。
鳥居有著一定的形式,最上方橫條的稱為「笠木」,
緊接下方為「島木」,
而第二排的橫條則稱為「貫」,左右兩根柱子,
中間通常有一個被稱為「額束」的地方放置匾額,
上題神社的名稱。
相片遠方宏偉的紅色建築是嚴島神社,
嚴島神社的興盛因於平安納經藏宮島,
平安時代末期,神社曾受到平家一族的崇敬,因而擁有與現今結的構相同的建築規模。
1146年,平清盛擔任安藝守,嚴島神社遂成為平家參拜的主要聖地,
1168年,平清盛開始建造社殿,影響力大增,
使坐落在宮島的嚴島神社盛名遠播,
逐漸發展出著名的雅樂表演,
平家滅亡後,取而代之的源氏一族,
仍給予神社優渥的禮遇,使嚴島神社得以保持其昌盛的香火。
/從嚴島神社眺望海上鳥居/
沿著樓梯步道走近,旁邊是五重塔,
這大紅色的建築點綴了宮島,
五重塔的建築期可追溯到1407年,
而五重塔旁邊就是千疊閣,
這是一座巨大的樓閣,
位在嚴島神社北邊的小山頂上,
這裡的視野非常的好,可以遠眺瀨戶內海與島上的房舍,
/五重塔/
/五重塔/
豐國神社(千疊閣),
是豐臣秀吉於1587年為戰歿者而建造的神社,
但途中因秀吉的死而導致工事暫停,
至始至今仍然保持著當時未完工的狀態。
/千疊閣/
進入千疊閣之前,要將鞋子拿袋子包覆,
不能穿自己的鞋子進入,以免破壞百年古蹟,
千疊的意思是放得下千枚墊子,
建築結構由結實的木柱和橫樑構成,
天花板懸挂著獻給嚴島神社的匾額以及大量大型畫作,色彩鮮艷佛教繪畫。
這天氣溫很冷,約莫是攝氏2到3度,
我一個人旅行著,
獨旅在嚴島,
欣賞完千疊閣的建築後,我便隨興的坐在不妨礙人行走的地板上,
閉目放空,沒有人催促著我該繼續前進,
於是便讓時光繼續流逝,好好感受著嚴島的溫度、人聲與寧靜。